ARTICLE

文章雜記

談電影音樂 及當代原創配樂大師

文/梁啟慧

一部電影的產生,從劇本到佈景、演員精湛的演出到影音特效,所有的一切皆是為了帶領觀眾進入一個虛擬的真實世界。音樂卻是在每部電影當中扮演著相當重要且不可或缺的角色。

電影音樂的重要性在於幫助電影本身做加分,它是感情和情緒的擴大機。電影在音樂的陪襯下使悲傷的劇情更悲傷、讓滑稽的情節更為莞爾,電影音樂能將一個也許普通平凡的故事變的更為豐富,讓看電影的人們感情更能夠舒發。

音樂是一種無法觸摸的藝術,但它透過聲音來影響人的情緒,使人感情豐沛。音樂可以讓人哭、讓人笑、讓人連結腦子中的影像,帶出許多深藏於心中的記憶,更能使人對周遭環境敏銳度增加。這些好的元素特質再次証明音樂在電影中是不可缺少的。

電影音樂的類型

電影音樂的類型基本上和電影類型是附和的,大至可分為:劇情、喜劇、動作、史詩、科幻、驚悚、恐怖、懸疑、犯罪、和卡通動畫片等。配樂的用法從小編制的古典重奏樂團到大編制的管弦樂團、從爵士三人組到爵士大樂團、或從一人獨唱到百人大合唱不等。這些不同的元素音樂配制讓電影如雲霄飛車般的展現出來。電影音樂的多元化從作曲家選擇採用何種音樂型態做為配樂,是影響電影氛圍最大的因素。以懸疑或犯罪片為例,通常這類型的片子內容包含了爆破、激烈動作、懸疑、情緒張力和性愛等元素。在如此複雜的元素關係當中,作曲家會考慮以傳統古典交響配樂和配器結合現代爵士樂手法來進行配樂創作。這也是從 1920年代電影音樂開始蓬勃發展以來作曲家從傳統中不斷的找尋並結合新的音樂元素,讓一部感人的電影因為有了動人的配樂而更臻完美。

電影與音樂相互關係的走向及每個時期的重要代表作曲家

自 1900到1920年代,電影工業逐漸形成。由一連串靜止不動的畫面排列進入到具有連續動作的影像,這就是電影成形的來源。此時期的電影還停留在無聲電影的階段,而音樂多半是在戲院裡配合著電影用鋼琴或其他樂器做現場伴奏。

1930 年代開始電影正式走入有聲電影的時代,電影配樂隨即跟著蓬勃發展起來。由於台詞的增加,劇本的豐富使得音樂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許多當時在古典樂壇已享有盛名的作曲家們對於電影音樂這個新興藝術創作空間相當感興趣,如Saint-Saens(聖桑)、George Gershwin(喬治蓋西文)、Eric Wolfgang Korngold、和Miklos Rozsa等都替好萊塢許多知名電影做過配樂。

1930 到1950之間,可以說是電影音樂的全盛時期。所有作曲家無論是古典樂壇已享盛名的或是專門做好萊塢配樂的全數傾巢而出。這個時期的代表作曲家們有Max Steiner, Alex North, Erich-Wolfgang Korngold, Franz Waxman, Dimitri Tiomkin, Miklos Rozsa, Nina Rota, Alfred Newman, Bernard Herrmann, George Gershwin, David Raksin等。本時期的作曲家與古典樂壇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其曲風多為後浪漫派、印象樂派、無調性和非調性的表現主義以及現代樂派等曲風為主。

正值好萊塢電影音樂全盛時期的同時, 1950代開始作曲家開始加入爵士音樂元素於電影配樂之中。Henry Mancini可以算是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他的音樂家喻戶曉,如頑皮豹,哈泰利,謎中謎,第凡尼早餐及曾轟動一時的電視影集「刺鳥」等皆為 Mancini的大作。另一位非常有風格的阿根廷作曲家Lalo Schifrin也運用爵士創作許多當時非常有名的電視影集主題音樂,如「Mission Impossible」是以5/4拍來呈現鮮明的Bass線條和主旋律。

50 和60年代的代表作曲家們有 Henry Manicni, Lalo Schifrin, Elmer Berntein, Maurice Jarre, Ennio Morricone, John Barry和John Williams等。前述許多資深的作曲家們,雖然他們有些從30或40年代已經服務於電影樂壇,但他們越老越活躍,現在仍屹立不搖於電影音樂界,但讓人遺憾的是Jerry Goldsmith, David Raksin, 和Elmer Berntein 3位電影配樂的老前輩,於去年2004年先後分別辭世,令人惋惜,在此、向他們獻上我們最深的敬意。

從 70年代開始到80年代尾聲,電影樂壇起了很大的變化。這個變化來自於流行樂壇的改變、迪斯可及電子合成樂的發跡。當時人們像發狂似的追逐和愛上這個新興的流行樂趨勢。這樣的趨勢同時
也使得原本一向以古典和爵士為主的電影配樂方式漸趨式微。許多導演也霎時對電子合成樂和迪斯可趨之若鶩,電影配樂理所當然走入此方向。Vangelis就是電子合成樂的翹首,他於1981年以「火戰車」一舉揚名電影音樂界,運用新的音樂趨勢。這個時期的電影作曲家試著結合搖滾樂、電子合成樂、及迪斯可做為配樂走向,看似花鳥爭鳴,其實僅是曇花一現。於此同時,另一派堅持使用傳統交響配樂和爵士音樂的作曲家,仍繼續綻放花朵,如 John Williams,他的作品曲風最為豐富、廣泛、創意,也最具影響力,是後來爭先恐後想進入電影音樂界作曲家們的典範對象。這個時期John Williams的作品包括:「大白鯊」、「星際大戰」系列、「第三類接觸」、「E.T.外星人」、「印第安那瓊斯」系列等家喻戶曉的電影。70年代和 80年代其他代表作曲家還有:Howard Shore, Rachael Portman, Michael Nyman, Alan Silvestri, Michael Kamen, Danny Elfman等。

至於 90年代,電影音樂開始逐漸走回交響配樂,當導演、觀眾、和作曲家們發現,流行音樂在電影裡只適合在某些情況下使用,而延展力和張力都無法發揮到極致,因而傳統交響配樂及時被拉回。許多作曲家甚至不放棄任何配器和配樂的組合,例如Danny Elfman、James Horner、及Alan Silvestri等,皆嘗試運用搖滾樂的元素加入交響配樂,倒也不失活潑新意。尤其以Danny Elfman的風格最為鮮明,他將交響配樂融合各種現代音樂元素,使電影音樂曲風變得迷幻搖滾,讓人無可捉摸。

90 年代後期到現在正式邁入2005年,電影交響配樂不但回到不可動搖的地位,更已進入第二個全盛時期。好萊塢近年不斷量產大製作的史詩動作片,例如:「特洛伊—木馬屠城記」 、「神鬼戰士」、「亞瑟王」、「亞歷山大」、「魔戒三部曲」等;劇情片,例如:「鐵達尼號」、「與狼共舞」、「遠離家園」等;科幻動作片,例如:「蜘蛛人」、「駭客任務」、「明日世界」等;和近年來家喻戶曉暢銷小說改編的「哈利波特」系列,讓作曲家們各個使出渾身解數,拿出看家本領創作出編制浩大的聽覺饗宴。如此的編制常常誇張到動輒兩百餘人的交響合唱大樂團。當電影卡司陣容和音樂配樂不斷擴大編制的同時,觀眾能承受多少,或許是導演和作曲家們下一步該考慮的吧!

John Williams、Howard Shore、James Horner等,無疑是電影樂壇的常青樹。Hanz Zimmer、James Newton Howard、Thomas Newman、Danny Elfman、Don Davids等這些中壯年作曲家也是實力堅強。電影樂壇新進,例如:Ed Shearmur、Michael Giacchino等亦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