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文章雜記

阿爾卑斯山號

阿爾卑斯山號 文‧圖:梁啟慧

旅行是為體驗人生,音樂是為豐富生命,前二者對於人文素質的培養缺一不可。曾經有過一支廣告的文案是這樣寫著:“旅行是靈魂浪漫的出走”:正如十九世紀法國詩人波特萊爾視旅行為人生標記,它代表著高貴如實的追尋靈魂。人文的厚實在於千百年來音樂及各項藝術的墊基與發展而來,它存在世界每個角落,深耕入在地文化。瑞士被喻為歐洲的花園,在這個被阿爾卑斯山群環列的民族裡,我們看到的是堅毅、獨力及溫柔的並蓄。她的美讓許多古今中外的作家、詩人、音樂及藝術家們為之顛倒,紛紛來到這個美麗的國度尋找更多的創作靈感,留下足跡之餘更留下動人的佳作。

 

瑞士阿爾卑斯山號問世於16世紀,形狀似長圓錐管,尾端喇叭口向外彎曲並使用黃楊木盒代替原本簡單的吹管,幫助將唇的顫動帶入空氣柱內,產生自然的聲響。根據德國福來堡大學〈FreiburgUniversity〉民族音樂學教授布麗姬‧巴赫曼─蓋瑟〈Brigitte Bachmann-Geiser〉的研究,阿爾卑斯山號的功用從16世紀到20世紀中經過了數次的演變,最先是被牧羊人用為呼喚牛群的工具。一幅1754年的雕刻文獻顯示,阿爾卑斯山牧人如何在初夏以阿爾卑斯山號所吹奏出的音律呼喚牛群,使他們翻爬到最後的峭壁。亦有在伯恩省愛門山谷〈Emmemtal,Canton Bern〉被認為是最早呈現阿爾卑斯山號圖案的1595年彩繪玻璃之發現。到了17世紀中葉更用來在戰役中號召士兵及群眾衝鋒陷陣。逐漸的,此樂器最主要的功能被使用為牧人和鄰山其他村落人們通訊的工具。

 

於傍晚吹奏阿爾卑斯山號是瑞士各項活動聚會傳統主題之一,可見於1750年卡斯博‧沃爾夫〈Casper Wolf〉的畫作中。另外一項傳統早在16世紀時已出現,瑞士阿爾卑斯山牧人會於冬天從一處吹奏著阿爾卑斯山號到另一處,從村落到村落,城鎮到城鎮。阿爾卑斯山號因為體型過長,攜帶不易而無法成為主流樂器,也因此沉寂了好些年。當此號角再次復甦,是用於瑞士觀光慶典中,著名的記事之一有1868年9月12日,一位阿爾卑斯山號吹奏者在史塔巴赫〈Staubbach〉吹奏了一段旋律,當時在場的一位非常特別的觀光客─約翰‧布拉姆斯記下了這段音樂將此旋律呈現於其第一號交響曲中。不只布拉姆斯,貝多芬也在其田園交響曲中將阿爾卑斯山號帶入。

 

近三十年來,阿爾卑斯山號逐漸變成變成藝術音樂中的獨奏樂器。早在18世紀田園音樂及19世紀浪漫派音樂就已出現了以阿爾卑斯山號為主奏,由管風琴、豎琴或鋼琴伴奏的先鋒者,但實際上著名的曲目卻之又少。一直到了1936年才再被理察‧史特勞斯用於其歌劇《達芙妮》〈Daphne〉。稍後於1972年又有德特威勒〈Jean Daetwyler〉的音樂《阿爾卑斯山號及管弦樂協奏曲》。

 

由於阿爾卑斯山號和管風琴的音色相當融合,此二種樂器常被組合成二重奏演出,瑞士籍作曲家漢斯─約格‧頌默〈Hans-Jurg Sommer〉於1995年創作了「牛羊群舞蹈」, 這是一首宣揚瑞士牧羊人文化的作品。1977年倫敦的佩佩‧林和樂團的《瑞士淑女》一曲獲得了歐洲香頌大獎。

 

1980年代的歐洲出現了近似中世紀般的街頭音樂家和吟遊詩人。羅傑‧參內提,一位來自瑞士法語區的樂手,帶著他的阿爾卑斯山號從一地流浪到另一地。